中国农业网 发布时间:2006-07-07 15:04:04 信息来源:
动物的营养需要量,过去称为“饲料标准”(FeedingStandard)。系根据动物的不同种类、性别、年龄、体重、生产的目的与水平,以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结合能量与物质代谢试验和饲养试验的结果,科学地规定一头动物每天应该给崐予的能量和******营养物质的数量,这种规定称为饲料标准。所谓“标准”二字往往给人以绝对化的概念。在饲养实践中难以推广与应用。为使“标准”适用,常常加上安全系数或规定一个范围,这样反而失去了“标准”的意义。近年来已趋向于将“标准”改成“需要量”(Reguirement),反映群体的平均需要量。
由于人工养熊的历史很短,迄今,国内外尚无熊的营养需要研究的专题报导,也未制定全国统一的“饲料标准”。四川养麝研究所贾争由、李时万等(1987)用三岁3头引流取胆公黑熊进行过消化代谢试验,对于哺乳期的熊息,生长熊、繁殖熊、取胆熊的营养需要量的研究乃是空白。
我国有三种熊:即马来熊、棕熊和黑熊。全国家养熊中最多者乃是黑熊,大约占70一80%,棕熊次之,马来熊最少。现以黑熊为代表,将其营养需要介绍如下:
(一)关于编制需要量的说明
黑熊营养需要量的确定方法系采用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结果资料为依据,选用崐具有代表性的资料加以计算与整理,并吸收国内外单胃动物营养科学的先进经验制崐订而成。我们根据几年来的观察与试验证明,黑熊对饲料的选择和利用等方面与猪崐有许多相似之处。但黑熊日粮中粗纤维含量较猪为低。粗蛋白质比猪高,消化能力崐比猪差,而生长速度慢于猪。
试验证明,按我们编制的营养需要量饲养黑熊,不但能保护熊的健康,加快生长速度,正常繁殖,而且还可提高仔熊的存活率和产胆量。例如,四川省中药材公司鹿场,饲养各年段的黑熊近500头,按编制的需要量饲养,人工繁殖成功,熊意成活率达90%以上,六月龄体重达30千克以上,产胆量提高20%左右。
本营养需要是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从实际情况出发分成熊患(6月龄以前)、育成期、妊娠期、泌乳期、成年取胆期黑熊的营养需要等。
(二)营养需要的指标
1、营养物质种类
从生理学上讲,******动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种类均一样,包括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需矿物质元素等,共计有50余种。
从饲养实践看,需要营养物质的种类又因熊的种类、生理阶段等不同而有差异。我们根据目前的实际生产条件,将营养物质需要种类确定为:干物质、消化能、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钙、磷和食盐等几大项目。
2、确定需要量的指标
将一定数量的养分饲喂熊后,其效果是从各个方面表现的,而每个方面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因此,必须要明确需要量的指标。根据养熊的目的,其指标是体重变化和取胆汁量。
(三)需要量的度量单位
1、每头每天需要量每头每天需要量的单位视不同养分而异。如能量用千焦、兆焦、粗蛋白质、粗脂肪、矿物质等用克、毫克等。
2、养分浓度每千克日粮的养分含量用百分含量,可按饲喂状态(自然水分)、风干状态或绝干物质状态计算。
3、能量与养分的比例如每兆焦消化能含铁多少毫克。能量和蛋白质的关系常表示为能量蛋白比(能肮比)。
能量(千焦耳/千克日粮)
能量蛋白比=──────────────
粗蛋白质(克/千克日粮)
(四)需要量的确定方法
确定熊营养需要量的方法是综合法和析因法及生理效应法并用,这样使确定的需要量更为准确。研究熊的营养需要,由于熊属于珍贵的保护动物,不能进行比较屠奉试验,只有通过饲养试验、平衡试验、生物学方法等手段,并参考杂食动物猪的营养需要有关资料综合而成现有的标准。
熊的营养需要从生理角度可分为维持生命与进行生产两部分的需要。生产需要则分为生长、繁殖、取胆等需要。
中国农业网(www.zgny.com.cn) 官方微信公众账号:zgnyweixin
扫一扫 关注微信 了解农业天下事